当《建设工程分包合同》无效时,各方应当怎么处理?

作者: 云南方中律师事务所 【 原创 】 2022-04-01

《建设工程分包合同》是指承包商为将《工程承包合同》中某些专业工程施工交由另一承包商(分包商)完成而与其签订的合同。《建筑法》第29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

合同无效在法律上自始至终都是无效的,这也就意味着双方之间约定的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是对此造成的损害,当事人依然可以进行追究相关各方,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维权的具体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

(1)合同订立后尚未履行,当事人双方均不得继续履行,可按照缔约过失原则处理。一方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双方均有过错的,按照过错大小承担相应的责任。

(2)合同已开始履行,但尚未完工的,如已完成部分工程质量合格,发包方应该按照完成的比例参照合同约定的价款折价支付工程款。如已完成部分工程质量低劣,无法补救,已完成部分应拆除,承包方无权要求支付工程款。已完成部分质量不合格但经修复后可满足质量要求的,由承包人承担修复费用,发包人向承包人支付已完成工程部分的工程款。

(3)合同履行完毕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二》)第二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根据《解释二》第三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工程竣工验收不合格的,按照下列情形处理:修复后的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发包人请求承包人承担修复费用的,应予支持;修复后的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的,承包人请求支付工程价款的,不予支持;因建设工程不合格造成的损失,发包人有过错的,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实际上,类似这样的问题,在建设工程案件中,已经屡见不鲜,未来也无法完全避免,但是当发生纠纷后,应当做到尽可能减少损失,及时保留证据,为维权诉讼做好准备。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云南速动科技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
  • 电话